敦煌文化

发现:“莫高”一词别有涵义 | 四家同绘佛窟情

发布日期:2020-03-25 16:47:48
编 者 按

         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永远也写不尽,读不完,更让人琢磨不透。“莫高窟”的名字更是给本来就神秘的艺术之都蒙上了一层高深莫测,充满诗意,又极富禅意的朦胧面纱。当人们一想到“莫高”二字的时候,内心深处的敬仰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当人们谈论“莫高”二字的时候,又无不为“莫”的高远和“高”的无边而联想到佛学世界把解脱痛苦的希望寄托于修练与禅悟的至高境界。我们编辑的这期《当代敦煌》,综合了这么多年来学术界对莫高窟来历的解释,又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新见解。作品中的油画作者高山、田卫戈、王峰、杜永卫几位老师,他们常年居住在敦煌,深爱敦煌文化,用手中的画笔涂抹了同样带有“莫高”意境的画作。这些油画作品与这篇文章一样,正是借莫高窟的名字,表达了多年来几代人研究敦煌艺术的专家们的一种莫高情怀。莫高窟是艺术的殿堂,更是一个没有终点,没有尽头,看不见,摸不着的禅修境界。





“莫高”一词涵义的一点见解和感想
莫高窟 | 敦煌人的心灵驿站

文 / 杜永卫3.jpg

▲油画《莫高窟》高山


莫高窟一词,最早出现在隋代洞窟的题记中,在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中也有确切记载。但其名称的含义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古汉语中“莫”“漠”通假,莫高窟即“大漠高处的佛窟”。

有人说,佛语中“莫高”即无出其右,没有比它更高深的佛窟了。

也有人说,鸣沙山原称漠高山,而莫高窟开凿于漠高山东麓断崖之上,自然因山而得名。

 更有一种说法是,莫高窟由沙门乐僔始凿,后来弟子代代相继开窟造佛,但道行都“莫高于此僧”,故而后世就叫莫高窟了。


4.jpg

油画《莫高窟》高山

当然,最靠谱的说法是,一千多年前,莫高窟山下曾有一个地方叫“莫高里”(一说“莫高乡”),莫高窟就是因这个地名而得名。也就是说先有“莫高里“之地名,而后有“莫高窟“之佛教圣地一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曰:“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草中。”意思是太阳落在了草丛中,天色已晚,给人们一个诗意的景象。是否人们不愿意让太阳坠落草丛,或因太阳落入草丛之前的那一刻春暮日高的诗情画意,于是古人把三危山下的这片草木茂盛之地,取名“莫高”也说不一定。

5.jpg

油画《三危山》 杜永卫

不过,纵观我国各地石窟,基本上都是因地名而得名。况且这个地名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文书中确有记载。今天,莫高窟山下的敦煌市莫高镇之名,也是根据这个史料于2000年之后才命名的(先前叫“五墩乡”);而距离莫高窟最近的新开发的敦煌非遗保护传承基地——莫高里工匠村”,启用早已失传千年的“莫高里”这个古老的地名,就更具有悠久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了。

6.jpg

油画《莫高里老工房》 杜永卫

不论“莫高里“或“莫高窟”,这里的“莫高”二字到底是何种寓意,今已无从考证,倒是有一个最新说法我比较认同,即“莫高”是梵文音译,梵文里“莫高”之意是“解脱”的意思。从佛教的意义上说,解除心中的恐惧、困惑和烦恼的束缚,脱离心灵痛苦获得自在,谓之“解脱”。而莫高窟千百年来“合州黎庶,造作相仍”的存在意义,不正是芸芸众生的精神追求和心灵的解脱的追寻么?

7.jpg

油画《残 窟》 杜永卫

莫高窟自公元366年(前秦建元二年)开凿以来,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几个朝代,时间跨越一千六百多年之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就已经“窟龛千余”,壁画佛像更是不计其数。即便到了今天,仍然存留下了492个有壁画佛像的洞窟,其中3000多身精美的雕塑、45000多平米绚丽的壁画。还有一座珍藏文物始自东晋,终于宋初, 历时七个多世纪的包罗万象的“藏经洞”,这座蕴藏丰富的古文献文物宝库中,满贮汉文、藏文、于阗文、突厥文、回鹘 文、梵文、粟特文、希伯来文等多种文字的,宗教、历史、文学、艺术,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重要文献资料约五万多件。仅这些浩如烟海的文物和惊人的数字,就已经牵动了整个人类崇敬的目光,让世界为之震撼,让世人为之叹服。

8.jpg
油画《冬天的莫高窟》 高山 
         然而,作为祖祖辈辈生活在大佛爷脚下的敦煌人,特别是土生土长从小被耳濡目染的我,莫高窟不仅仅是那些惊人的数字;不仅仅是数不尽的飞天纤纤玉手散落的花瓣,仪态万方的菩萨丰满的胸前饰满的璎珞;不仅仅是犹如无数神明深邃眸子的星罗棋布的洞窟;也不仅仅是闪烁着北魏的粗犷奔放、西魏的通脱潇洒、隋唐的富丽堂皇、夏元的精致细密的那些璀璨夺目的艺术,而是一种千百年来人们心灵的寄托和希望。

9.jpg油画《小千佛洞峡口》 杜永卫

        虽然我们今天的很多人,心中并无明确的宗教信仰,但却一直对莫高窟心驰神往,对它的博大精深心存敬畏。莫高窟,通过宗教和艺术,传承着人类千年的智慧,也照亮着人间的愚昧和黑暗,从而使我们明了自我,完善人生。

10.jpg

油画《塔院残魂》 杜永卫
        很多人用很多词汇,从不同的层面去诠释莫高窟的含义,去总结,概括,形容它的博大精深。然而在我看来,莫高窟本身就是敦煌人的一盏心灯,它千百年来照亮着人们生息繁衍,渴望安定,顽强前行的脚步;它也是一座灯塔,照亮着人们的前世今生,使人们不再恐惧黑暗与生死,心灵空澈似水、澄明如镜,心有所托,从而积极追求人生,坦然面对苦难,憧憬未来世界。

11.jpg

油画《残雪 》 田卫戈

        已记不清多少次进过莫高窟,也记不清多少次临摹那些精美的彩塑壁画,多少次研读那些神奇动人的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神话故事……但每一次进到窟里,我都会像第一次那样震撼,那样神往。那些赏心悦目的艺术瑰宝和无以伦比的精美艺术形象,总是让我魂牵梦绕,心灵涤荡。每当此时我感动于洞窟里那种神圣的宗教思想和至高无尚的艺术境界,感动于古代工匠们创作精美艺术的智慧、技艺和毅力,也由衷地感叹石窟艺术这种传播思想的高妙境界。

12.jpg

油画《莫高窟》田卫戈

        莫高窟的产生一定不是偶然的,也不可能是乐僔法师偶然云游到此地,因忽见三危佛光而突发奇想,于是就在这荒山野谷凿开了第一座佛窟,营造了一个“实神秀之幽岩、灵奇之净域”的仙佛圣地。那么,究竟是什么因果,使得敦煌这样一个塞外边陲的边关小镇,遗存了这么庞大的一片石室宝藏呢?历史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很多,但人类精神的期盼和心灵的需求,一定是最最主要的原因。

13.jpg

▲ 油画《莫高空门》田卫戈  

        永嘉丧乱,中原“流尸成河,白骨蔽野”,战乱地区的人们纷纷西逃避难。饱尝战祸之苦的人们心灵无所寄托,而佛教“济世救苦”的理念正好成为人们心灵的避难之所。人们从佛陀、菩萨身上看到了“人间苦海的圣光”,用宗教信仰点亮自己的人生,以求困惑的心灵获得解脱,而相对和平的河西敦煌正好是理想之避难所,莫高窟就恰好诞生于这个历史的时间段上。

14.jpg

油画《细雨莫高窟》 高山 

莫高窟静静地躺在宕泉河谷之侧,寂谧肃穆。洞窟中大慈大悲的佛陀、菩萨恬静闲适,神情安祥,与当时动荡不宁的现实社会产生了鲜明的对比,这对于渴望安定的苦难民众来说。无疑是无尚的心灵安慰和精神寄托。而它所产生的艺术魅力,比起那抽象的宗教教义,更具有心灵的弥合力和感染力。


15.jpg

油画《古窟仙境》王峰

        浮尘乱世,人们总要为自己的心灵寻觅一处安栖之所,而这个安憩之所就是宗教信仰。信仰的力量是无形和巨大的,它让芸芸众生的心灵脱离了无边苦海。千百年来,莫高窟的佛教影响了很多很多人,直到今天,很多人依然能在莫高窟那虚拟的佛国空间里寻找到心灵的慰藉。

16.jpg

▲油画《雨后三危山》高山 

        有时候我在疑问,宗教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他怎么就具有那么强的感召力,让人们倾其一生,倾其所能地去对它顶礼膜拜呢?它怎么就能打动那么多人的魂魄,感化那么多人的心灵?它满足了人们什么样的精神需求,从而使人们用一颗虔诚不朽的心把莫高窟代代相沿?

17.jpg▲油画《三危深处》杜永卫

        也许,每个人都需要一座寄托心灵的空间,在莫高窟这座神圣的殿堂里,总能找到我们自己心灵的归宿。当我们累了,倦了,厌了,委屈了,空虚了,回到心灵的驿站,就回到了自己。这不正印证着“莫高”即“解脱”之意么?这与佛教所指的解脱,解除烦恼,摆脱束缚、苦难、困境,从而获得身心自由,复归自在,实现的都是同一种境界。
2020年于敦煌

18.jpg

油画《莫高千年》王峰



文 字 作 者 简 历

19.jpg

杜永卫为金塔博物馆创作《王子牧羊图》


  杜永卫 
非遗敦煌彩塑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美艺术大师、陇原工匠、高级环艺设计师。历任敦煌研究院美术所副所长、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东京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东京艺大客员研究员、中央美院雕塑系传统课特聘兼职导师;现任敦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敦煌市莫高书院院长、兰州交大特聘教授硕导、西北师大敦煌学院特聘教授、北理珠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兰化职业学院名誉教授、杭州佛学院飞来峰艺术研究所顾问、江南石窟艺术指导专家、《当代敦煌微刊》主编、酒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莫高里工匠村村长。

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