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画派

长卷《敦煌印象丝路虹霓》的甘肃意义

发布日期:2019-12-02 17:34:56

 

1.jpg2.jpg3.jpg


绵绵丝路横亘欧亚,恢弘气象震古烁今,商旅使节不绝于途,东西文化交流互鉴,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山川形胜荣光犹存,敦煌圣土莫高神窟,明珠闪耀万世流芳。时值“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筑梦路上捷报频传。抚今追昔,思逸千古,百般心绪凝于笔端,丹青抒怀,彩墨言志,谨以此长卷揽古今繁盛,吟丝路壮歌,以期中国梦圆大业终成,是为序。


十余年思索酝酿,数百天艰苦创作,这幅穿越千年贯通欧亚、塑造千余人物、展示丝路胜迹、再现丝路气象、承载未来期许之长卷终于完成。此乃集体心血之结晶,各方助力之结果,汗水与智慧,探索与实践,继承与创新,收获与遗憾均铭刻于画卷之中,呈示于观者之面前。览此长卷,心绪难平,平生夙愿至此达成,感念之情油然而生,更盼方家观者不吝赐教。莫建成书


十余年的积累酝酿,五百多个日夜的紧张创作,由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莫建成先生主创、王骁勇先生主笔,周军、唐冲、朱晓刚、周云、刘传水等十余位省内实力派中青年画家共同创作的巨幅长卷《敦煌印象丝路虹霓》,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甘肃建设文化大省、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打造“敦煌画派”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机遇中,即将作为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化年展中国展区六大专题展之一,惊艳亮相于文博会的主会场。对于亲历和见证了这幅长达34米、高1.4米的工笔画长卷酝酿、构思、创作全过程,并忝为题记撰文者的我而言,面对这幅充满震撼力的宏大作品,仅仅从艺术的角度去评价、分析、品鉴它,虽然很有必要,但总觉得有所缺憾和不足。


是的,对于甘肃而言,甘肃所面临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机遇,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这一国家层面的文化交流平台,甘肃建设文化大省、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甘肃打造“敦煌画派”的主张,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或者说这幅诞生于陇原大地,由甘肃本土画家通力合作完成的全景式美术作品,具有怎样的甘肃意义?从这样的角度去解读和阐述这幅作品,或许我们会有新的收获和启迪。


  一  


众所周知,美术是没有国界的一门艺术,特别是对于写实性的美术作品而言更是如此。在影像技术出现以前,写实性的美术作品对历史、人文、风物、事件、人物的描绘,因其具象性而大大超越了文字性的叙述,使人更加直观、具象地去把握历史场景,直接去感知历史的具体面貌,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历史的记述,也使得通过文字叙述而产生的想象变得具体和真实。


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美术相对于西方古典主义绘画而言,确实存在着某些缺憾。由于中国传统绘画过多地追求意境、韵味、写意的艺术效果,从而在写实方面缺少了对历史事件、历史场景的具体描画,使得中国绘画在很长时间里都缺少像《拿破仑加冕礼》《雅典学院》《自由引导人民》这样带有直观历史事件、具备宏大叙事功能的巨制。这样的缺憾,对于横亘欧亚、绵延万里、持续千年、在人类文明演进史、交流史上发挥巨大作用的丝绸之路而言,亦是如此。


古往今来,对于丝绸之路的开凿、经略、发展、繁荣息息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节点、历史风物乃至当时芸芸众生的生活、情感状态,一直没有过具有上述艺术品性的美术作品出现。莫高窟等浩若烟海的壁画艺术中虽然有所反映,但毕竟大多是天国极乐世界描绘刻画的曲折反映,不仅不直接,而且也无法呈示出全景式的品性。这样的状况,对中国美术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的黄金段,许多与丝路紧密相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胜迹,文化的累叠、积淀、保存与融合、创新都发生和出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部甘肃的历史,涉及和涵盖了丝绸之路的许多方面。正因为如此,甘肃的艺术创造都离不开丝路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以莫建成先生为首的《敦煌印象丝路虹霓》创作团队,正是站在这样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背景上,以极大的勇气、匠心独具的艺术构思、执著沉静的艺术态度去弥补历史的缺憾,用中国绘画中最具写实意味的工笔画的形式,为当今的人们呈现了一幅建立在精微考订和科学历史依据基础上的全景式的丝绸之路立体画卷。其充溢全篇的宏大叙事品性,为我们再现了千年丝路的繁盛景象。诚如著名艺术家冯远先生所言,该作品是“揽古今形胜,吟丝路壮歌”。这样的作品即使是在影像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其对历史图卷的再现意义仍然无法为别的艺术形式所替代。在《敦煌印象丝路虹霓》这幅长卷中,将丝绸之路上具有标志意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影响历史进程,载入历史记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有选择地攫取到画面之中。观瞻上述内容,可以自然而然地让人们具象地去感知整个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气象、风貌与精神,而没有任何的隔膜和疏离之感,它几乎是历史图卷的复原与再现,又是对蕴含于丝绸之路中人文精神的当代解读与呈示。这样的画卷,无疑是在用美术的形式去呼应“一带一路”战略,去呼唤在新的历史时期,世界人民所共同追求的和平、发展、友谊、交流的时代主题。对于即将举办的文博会而言,作为东道主,在主会场展示这样一幅作品,不仅可以让所有的来宾重新直观地感知那条亘古不绝的绵绵长路,更能从其中品味出丝路黄金段上的甘肃美术家对丝路历史的还原和其内涵的开掘,体味东道主的胸襟与梦想。应当说,《敦煌印象丝路虹霓》在文博会上的惊艳亮相,是弥补了历史缺憾的一份甘肃方案,更是甘肃美术工作者为这场文化盛会献上的一份厚礼,是配合“一带一路”战略所呈示的甘肃图卷,其意义,首先在甘肃,其次在全国乃至世界。


  二  


前些年,甘肃明确提出了打造“敦煌画派”的理念。这一主张既引起共鸣也引发争论。应当看到,各种争议大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没有具体的实践。对于美术流派而言,其一般性的表述为:“指在中外美术的一定历史时期,由一批思想倾向、美术主张、审美趣味、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相似或相近的美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长卷《敦煌印象丝路虹霓》的创作,我始终认为其是对打造“敦煌画派”理论主张的一次实践,并是实践中的一个巨大收获。在我看来,所谓的“敦煌画派”的概念应该超越以往对“流派”内涵的认识,而应有更为广阔、开放、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艺术流派问题,更应该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甘肃美术创作在题材、审美取向、风格构建等许多方面所追求的一个目标,并以此来铸造甘肃美术特有的艺术品格。


我认为,“敦煌画派”的内涵应当是以敦煌为源流,以丝绸之路为背景,以多民族生活为色彩的创作主体取材方向,关注陇原大地乃至整个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注重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状态,描绘当今生活变化特别是陇原儿女的精神面貌;借鉴敦煌莫高窟艺术的表现手法,努力形成反复吟诵,不断深化的主题取向,讴歌和平、友谊、稳定、共融的丝路精神;以深刻的自省精神,对待陇原文化传统,开掘富有时代意义的主题,形成甘肃艺术的禀赋与性格;追求历史的厚重感,在历史与现实风貌的真实再现中追求恢宏气象,使甘肃美术作品笼罩上一层浓重的氤氲,在这种氤氲中突出其雄浑、浩大、健朗、开阔的西部之美。从这个意义上讲,《敦煌印象丝路虹霓》创作过程中,对敦煌壁画艺术表现方式的借鉴与融汇,对丝路历史场景的再现与描绘,对丝路众生的刻画与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描摹与塑造,对西部风物的呈现与连缀以及画面中所呈现的恢宏气象、人文情怀、文化氤氲、宏大叙事,何尝不是十几位画家集合在一起,对“敦煌画派”理论主张的实践与探索,对“敦煌画派”内涵的拓展与丰富,对“敦煌画派”所倡导的艺术精神的体现与铸造。“敦煌画派”的理念,是甘肃艺术发展并形成合力,形成特色,从而让甘肃美术创作带着自身禀赋与气质走向全国的必由之路。《敦煌印象丝路虹霓》的创作不仅是对“敦煌画派”的有力回应,更是“敦煌画派”理论主张指导下的创作实践和重要收获。因此《敦煌印象丝路虹霓》对甘肃的意义,也在于对打造“敦煌画派”这一甘肃主张的甘肃回应、甘肃答卷。这一点,不仅为打造“敦煌画派”的理论主张回答了实现的可能,也树立了样板和标示,其对甘肃美术创作的引领与示范意义不可低估。

  三  


《敦煌印象丝路虹霓》是甘肃本土画家集体智慧、才华、心血、汗水的结晶。集体创作,曾几何时也遭受过许多诟病和非难,认为其是对创作个性的消解和扼制。其实,纵观甘肃文艺史,许多走向全国的艺术作品,如话剧《在康布尔草原上》《西安事变》,舞剧《丝路花雨》等无不是集合甘肃某一艺术领域的优秀人才,通力合作、合力攻关的结果和产物,其中有许多经验可资借鉴和汲取。


甘肃艺术创作发展繁荣的基础是本土艺术家的成长与成熟,借助外来力量提升甘肃艺术创作水准的做法,只能是必要的补充,而不能是唯一的选择。甘肃的美术创作,新中国成立后一直缺少在全国具有标示领军意义的大画家,所谓“群山耸立不见峰”,这与我们长期分散作战、各自为政、不善合作,特别是不善于集中优势人才去共同创作具有宏大气象、体现宏大叙事的大型作品有关吗?答案是肯定的。早在上个世纪,人民大会堂甘肃厅中的巨幅画作《红军走过的地方》就是集合了甘肃一批优秀画家共同创作完成的。这样的经验与启示,现在看来并不过时。在《敦煌印象丝路虹霓》的创作过程中,十几位画家在莫建成先生的带领下,共同研讨、共同探索,在争论、比照、尝试中求得了创作手法、创作风格的一致,这其中,既有对各自创作个性的尊重,又有在追求全篇风格统一题旨下对各自创作习惯的修订和补充,同时也给了不同画家所熟悉、擅长的题材、表现对象和表现手法充分的表现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并在这个舞台上实现了每个人的提升与超越。《敦煌印象丝路虹霓》这样的巨幅长卷,特别是用工笔画的表现手段来完成,绝非个人之力所能及。因此,在相同的题旨下,在共同的创作志向的召唤下,在共同的创作追求的感召下,十几位有实力的甘肃画家走到了一起。在这幅长达34米、高1.4米的画幅上用各自的才华挥洒出了一幅气势恢宏、绚丽壮美的画卷。因此,《敦煌印象丝路虹霓》为美术创作承担具有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的表现题材,呈示恢宏的历史图卷提供了甘肃经验,写下了甘肃成就。另外,在当今画坛充溢着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的形势下,《敦煌印象丝路虹霓》的创作者甘于寂寞、苦心孤诣,用一种近乎古代工匠、莫高窟画工的苦行精神潜心创作,心无旁骛地进行历时五百多天的创作,这本身就是对时下不良风气的一种匡正,甚至可以说,《敦煌印象丝路虹霓》的创作者为当今中国画坛展示了甘肃画家的形象和精神,这何尝不是《敦煌印象丝路虹霓》的又一个甘肃意义呢?

正因为有了上述的甘肃意义,《敦煌印象丝路虹霓》才具有了更多的甘肃气质和甘肃禀赋,也正是带着这样的气质和禀赋,走进了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殿堂。它的前景,值得期待。它的经验与启示,值得借鉴和汲取。


    □本报特约撰稿人王登渤



编者的话——


写在《敦煌印象丝路虹霓》长卷问世之际


明天,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正式拉开帷幕。令人欣喜的是,作为博览会文化年展中国展区六大专题展之一的巨幅长卷《敦煌印象丝路虹霓》将首次亮相于文博会的主会场。作为首发,甘肃日报也在今天的版面上隆重推出,以飨国际国内的广大读者。


这幅工笔长卷,长34米、高1.4米,是由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莫建成先生主创、王骁勇先生主笔,集省内十余位实力派中青年画家共同创作完成的。他们经十余年的积累酝酿,从主题确定到构思成熟,主创和主笔几近百易其稿之后,五百多个日夜的紧张创作,以汉唐至明清的丝绸之路甘肃黄金段为主要表现对象,并向东西做适当延伸,以全景式的艺术形式,再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和历史气象。画卷上的历史场景与人物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在自东向西绵延万里的宏阔空间中,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和历史胜迹,不仅仅是丝绸之路繁盛辉煌的见证,同时也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融合的过程中,吸收多种文化的给养,配合对本土文化的改良而派生出的崭新、灿烂的文化创造。


敦煌是人类的敦煌,敦煌艺术也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长卷的诞生,是我们对敦煌的又一次发现,愿艺术之树常青。


《敦煌印象丝路虹霓》题记


东部胜迹(序曲)


东西文化交流,肇始西汉,佛教东渐,白马驮经,乃有伽蓝。龙门石窟依河而建,西岳华山峻峭入云,华清池清泉潋滟,大雁塔嵯峨耸立。长安东望,沃土无垠,灿烂文化,熠熠生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泱泱华夏,气象万千。


盛世大唐长安


盛唐时期,中国国力强盛,都城长安乃当时世界最大之都会。气象恢宏,傲立东方。万国来朝,使节络绎。各方人士,纷至沓来。商业繁荣,文化昌盛,吸纳融合,星辰闪耀。街衢纵列,路达八方,楼宇巍峨,亭台错落,宫殿雄伟,林苑叠翠。霓裳舞动,伎乐悠扬,词彩流溢,诗句吐芳。绵绵丝路,由此发端,千年辉煌,于兹开启。长留几多遐想,无愧东方荣光。


 陇右胜迹


陇右形胜,俊采星驰。伏羲做卦,一画开天,文明肇启,华夏根源。三皇之首,百王之先。龙之传人,因其而来。女娲抟土,大地之母。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人文始祖,发轫天水,卦台遗迹,至今犹存。麦积烟雨笼苍翠,崆峒问道传佳话。南北石窟,拉稍圣像,神工妙笔,名传天下。


金城兰州


丝路重镇,西部锁钥,金城兰州,胜名符焉。依山作障,凭河为险,浩荡黄河,穿城而过,蔚然景观,天下独绝。忆昔当年,商旅使节,熙攘往返。边塞诗吟,西凉雅乐,羌笛羯鼓,驼铃飞镝,于今犹闻。岸边水车,星罗阵列,泽润桑田,成一时盛景;摆渡关口,羊皮飞筏,搏浪河面,留诗人佳句。炳灵石窟,俯瞰滔滔黄河,祁连草场,骏马扬鬃驰骋。旌旗随风舞,猎场展英姿。马超龙雀,飞天婆娑,祥云环绕,天梯映雪。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扼控万里丝路。


白塔寺


公元1239年,元皇子阔端驻凉州,邀西藏宗教领袖萨班前来,举行“凉州会谈”。至此,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白塔寺乃此事件之见证也。


鸠摩罗什塔


鸠摩罗什,著名佛经翻译家,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居功至伟。坐落于凉州的鸠摩罗什塔,为其舌舍利塔也。


二十七国交易会


公元609年3月,隋炀帝西巡,足迹抵达甘青。是年6月,炀帝登焉支山,高昌王与西域27国使者来朝。焉支山下,盛会开启,“万国博览会”名留青史。使节盛装佩金玉,商旅熙攘交易忙。雅乐齐鸣,歌舞蹁跹。车马阻路,仪仗威严。“世博会”由此而发端。焉支西望,胡腾飞旋,霓裳曼妙,马蹄寺会凌绝顶,嘉峪关书写传奇。忆往昔,霍去病河西征战,酒泉因此扬名,张骞凿空西域,一路艰苦卓绝,前贤期盼,至此梦圆,丝路进入繁盛之期也。


莫高窟


敦煌以莫高窟名冠寰宇。三危山,金光万丈,状若千佛。乐僔镌岩,始造佛窟,法良接踵,蔚成伽蓝。其后绵延千六百余年,凿窟室近千龛。终成神奇圣地,涛涌艺术海洋。莫高窟内,飞天起舞,菩萨救世,极乐世界人间显现,万物至美投影天国;藏经洞中,五万经卷,浩若烟海。漠海掬月,流沙鸣响,西眺克孜尔石窟,连接玄奘取经之路,丝路明珠,光彩焕然。


天山南北


天山横亘,碧野千里,牧歌婉转,文化多样。民族交融,共谱华章。木卡姆乐舞飞扬,诵经声悠扬回荡。富饶西域,连接欧亚。翻越葱岭,丝路绵延,广阔中亚,驼队穿行,赂遗赠送,互通有无,殊方异物,万里而至。巴姆遗址,古韵悠远,巴米扬大佛,卓立崖间,悠久历史,美名传扬。古老文明,荣光闪耀。


终结篇


张骞通西域,凿空丝路;汉唐起气象,繁盛空前。商旅熙熙,驼铃响彻欧亚;使臣攘攘,飞镝传送友谊。爱琴海商船扬帆,罗马城丝绸流光。丝绸之路,飞架万里虹霓;欧洲诸国,氤氲东方神韵。丝路长歌,响彻万古。


来源:八千年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