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佛学

敦煌壁画的色彩变化之美

发布日期:2019-12-02 18:14:01
佛家有言,修建佛像功德无量。天下功德,莫高于修窟建寺,虔诚礼佛,敦煌莫高窟之名便由此而来。这座坐落于河西走廊,建筑在沙漠至高之处的千佛之窟,确实无愧于它流芳百世的盛名。敦者,言其盛大;煌者,喻其辉煌。久闻漠北“平沙莽莽黄入天”之萧条,“瀚海阑干百丈冰”之冷寂,而敦煌莫高窟,却是这片荒漠之上最为瑰丽的颜色。


13.jpg

敦煌壁画的颜色,多取材于天然矿物、植物。朱砂之华美,赭石之厚重,石青之清雅,藤黄之明艳……那些看似简单、随意的几种颜色,敷于精致繁复的壁画之上,因深浅、明暗、疏密的细微差别,即生出万千变化。而壁画上那些古朴典雅的色彩变化,相互映衬,各自生辉,五彩缤纷,堪称大美!


14.jpg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这一时期的壁画,形象多出现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此时佛教刚传入中原,无论是从造像还是赋色,都极具西域佛教的特征。如莫高窟第254窟绘制的故事壁画《尸毗王本生图》(图1)、《摩诃萨埵太子本生图》(图2),其佛像袒露上半身的形象,更像是印度而非中原地区的传统装束。观其用色,底色为土红色;再以石青赭白等色敷彩后,运用“凹凸法”,边缘施以重色,分染至中间渐浅,最亮处则点染白粉。可谓色调厚重,浓烈活泼。虽说如今许多壁画中其白色部分,因香火熏烧和风化变得灰黑,却完全无损整体赋色的和谐,反而更显浓丽。


15.jpg
尸毗王本生图

16.jpg
摩诃萨埵太子本生图


而西魏以后,佛像受中原文明影响渐深,壁画内容开始出现女娲、飞廉、朱雀之类汉文化传统中的神灵,佛像亦一改其袒胸露乳的粗犷形象,变得“秀骨清像”,有了如儒家文士一般清瘦的身形,及温文尔雅的神情。如莫高窟第285窟的壁画《飞天》(图3)在色彩上亦是趋于雅致,不似前代对比浓烈。尤其是底色转变为白色,更显浅淡适宜,也更加符合中原地区的传统审美。


17.jpg
飞天

至隋唐,敦煌壁画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无论是笔墨赋色的精致绝伦,或作画风格的高度成熟,在莫高窟的整个历史上,皆无可比拟。隋唐时期国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使得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可以投入到佛窟建造中。这一时期的壁画内容更加多样,其中最为盛行的“净土变”,画面中就出现了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描绘。如莫高窟第172窟的壁画《西方净土经变》(图4),可见伎乐飞天,七宝莲池,楼台高阁,云海缭绕,极力渲染了一幅安乐升平、欢快美好的佛国世界。而石青和朱红对比色的大量使用,更使得壁画的色调鲜明,逾加华丽。


18.jpg
西方净土经变(局部)


其中隋代壁画中更值得一提的,是其大面积地使用蓝色。这种瑰丽的蓝色来源于贵重的青金石,佛教称之为“吠努离”、“碧琉璃”。青金石是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之一,有深蓝、紫蓝、天蓝、绿蓝等诸多颜色。运之于壁画,无疑是隋代极度追求华丽的审美,以及强大之财力、物力的最好体现。此例有如莫高窟第420窟的壁画《须达拿本生图》(图5)


19.jpg
须达拿本生图


唐至五代时期的人物壁画亦尤其精美。如莫高窟第103窟的壁画《维摩诘经变》(图6),其人物轮廓多以墨线勾勒,几乎不施色彩。线条运用时轻快流畅,时枯涩粗重,以其变化,表现出人物神情的微妙、衣带的飘动,时谓“毛根出肉”、“吴带当风”。


20.jpg
维摩诘经变


再如莫高窟第61窟的壁画《曹氏家族的女供养人》(图7)那些佩戴着宝簪璎珞,身着华服的女子,与峨冠博带,腰配蹀躞的男子,被描绘在洞窟的甬道两侧。其繁复的衣饰杂以朱砂、石青、赭石、藤黄等各种颜色,加之以中间色分染,极富于层次;浓淡之变化,却又浑然和谐,更显一时期壁画技艺之精绝。


21.jpg
曹氏家族的女供养人

两宋以后,敦煌莫高窟逐渐从兴盛走向衰落。其壁画远不及前期之精致完整,用色亦较为简单,多为浅淡的蓝、绿、白等色。与隋唐时的大兴佛教不同,两宋时期似乎更加注现世时的生活。主流的审美倾向,亦由鲜妍华丽转变为清新淡雅。如莫高窟第61窟的五代时期绘制之壁画《五台山图之大福圣之寺》(图8)


22.jpg
五台山图

 来源:旃檀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