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敦煌圈

「调查与研究」阿克塞县民族旅游发展现状与措施

发布日期:2020-02-09 12:34:59


15.gif

16.jpg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是甘肃省唯一一个哈萨克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这片辽阔、神秘的高原大地上,世代生息繁衍着汉、哈萨克、藏、回、蒙古等十二个民族,形成并保持了独特、厚重、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 近年来,阿克塞县旅游在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辐射拉动下,重拳出击了民族特色旅游,打造了全域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服务宣传营销效果突显,多坝沟胡杨峡、博罗转井影视城和哈尔腾湿地等旅游景区吸引力显著增强,旅游市场呈现出长线游客增多,自驾游客爆长,周边游、民族风情游、错峰游有力支撑,旅游市场井然有序,旅游环境不断优化的新格局。据统计,2017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6.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亿元,增长10%。

17.jpg

一、旅游发展状况

1.重点景区游客增幅明显。多坝沟胡杨峡、博罗转井影视基地景区8、9、10三月旺季每日接待游客均突破千人次,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5.53万人次,其他A级旅游景区游客增幅非常明显。

2.县域旅游发展态势强劲。全县旅游交通的持续改善和县域民族风情品牌旅游的逐步确立,以及自驾短线游的全面兴起,有力促进了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阿克塞县假日旅游呈现中心开花全面发展的新态势。民族风情游、草原寻根游、湿地观鸟游、沙漠探险游、美食品尝游等在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大众自驾游、胡杨观赏游和影视体验游对周边游客的吸引力明显增强,接待量增幅均在30%以上。

3.客源市场不断扩大。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辐射效应的扩大,甘青新三省区公路的全线升级提档,川藏和青藏环线的贯通,阿克塞的客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北京、四川和陕西等自驾游过境阿克塞的长线游爆长,青海、新疆和宁夏等短线游明显增加,逐步占据市场主体。敦煌、肃北、大柴旦、花土沟和冷湖等周边及短线传统客源市场游继续升温。

4.游客需求日趋多样。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游客到旅游目的地求新、求变、求特、求玩、求奇、求吃的需求日趋增多,为旅游目的地城市开发新的特色旅游产品提出了新要求。针对这一变化,阿克塞县进一步加快民族旅游特色产业融合步伐,推进旅游与民族、文化、农牧、林果等行业融合发展培育旅游新业态,继续做好民族风情、民俗体育、民族美食等旅游品牌的同时,重点推出了“柳城子-花海子-哈尔腾-德令哈”为主线的生态观光游、“敦煌阳关-多坝沟胡杨峡”为主线的大美胡杨游、“野生园-安南坝-苏干湖-哈尔腾”为主线的野生观赏游、“野生动物园-沙漠公园-哈尔腾”为主线的狩猎体验游、“民族风情城-花海子-哈尔腾”为主线的草原寻根、“当金山-博罗转井-多坝沟胡杨峡”为主线的影视回味游等具有阿克塞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外地游客需求,特别是大自然旅行社依托赛马会开发的记忆阿克塞一日游,阿拜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博罗转井影视基地景区开发了游客参与性极强的互动游乐项目,德润文化旅游传媒公司依托沙山湾独特自然条件开发了沙漠越野、驼铃漫道和沙海冲浪等探险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自驾旅游成为主力。在国家取消等级公路通行费政策后,刺激带动了阿克塞自驾游市场的繁荣发展,加之阿克塞县处在甘、青、新三省区公路要塞的重要点城市,英雄会、途牛、蔚蓝会等强势登陆阿克塞,阿克塞自驾游急剧增加,提升了阿克塞旅游综合市场服务能力。

6.综合消费拉动明显。随着客流量的急剧增多和敦煌旅游市场的爆长,8月至10月期间阿克塞县23家宾馆入住率平均都在98%以上,1家三星级涉外宾馆入住率爆满,高峰期呈现“一床难求”的现象;餐饮消费市场比较火爆,经济型特色小餐馆收入大幅度增加,哈萨克餐乐苑、水上乐园毡房群、海子牧家乐等民族特色餐饮消费量剧增,收入十分可观。全县消费品市场繁荣,品优质纯的绿色有机奶制品和哈尔腾哈萨克羊肉等国家地标农产品的频频亮相刺激了游客食购欲望。歌舞演艺、民族风情、民俗体育、民族美食、民族商品展销和赛马会、阿肯弹唱、骑射之鹰、热气球嘉年华等品牌活动为民族旅游增添了文化品位,丰富了旅游市场。市场、娱乐和休闲等产业因旅游而繁荣发展。

7.旅游环境不断优化。阿克塞县旅游秉承“景区品牌化、管理科学化、服务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和要求,成立大景区管理机构,在旅游市场开发和包装中注重品牌,在旅游营销中强化服务意识,在景区打造中提升服务质量,积极作为、主动服务,确保了每一个游客在阿克塞期间行得顺畅、游得尽兴、吃得安全、住得舒适、玩得快乐、购得满意。同时,阿克塞县又处在甘青新三省区公路交汇必经城市,畅通的交通为游客提供了便捷服务。从游客反映的情况来看,外地游客普遍对阿克塞县景区、宾馆、饭店、旅游交通、商场购物等旅游综合接待服务工作总体满意,对阿克塞旅游业形象的总体感受良好,旅游市场规范有序。

8.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针对阿克塞民族旅游基础薄弱,投资3.2亿元,规划建设游购娱一体化游客服务中心,长草沟游客接待集散中心,改建270座新农村别墅旅游群,完成智慧旅游全覆盖,构筑了全域旅游大平台。

18.jpg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发展旅游业的观念不到位 。由于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等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人们的商品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都比较淡薄,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阿克塞县旅游业照搬邻居县市旅游发展模式,一直没有形成一种突出阿克塞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发展速度缓慢、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产业规模弱小的现状。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开发模式是与陈旧的旅游业发展观、资源观密切相联的。同时,在阿克塞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如多坝沟胡杨峡、博罗转井影视基地、柳城子等景区不注重生态和环保问题,产生了一些“旅游公害”。这不但危害了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阿克塞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2.旅游业体制创新缓慢 。目前阿克塞县旅游业体制创新的步伐较为缓慢,具体表现为阿克塞县有数的旅游企业由于缺乏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没有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从而制约了企业的自我发展。一些旅游企业虽然在名义上按照现代公司结构模式建立了管理组织结构,但机构并未发挥组织功效,反而是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效率。在旅游管理体制方面,政府管理机构虽然有所精简和调整,但离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首先,在决策方面,旅游管理部门沿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由政府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其次,在市场参与方面,政府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旅游景区仍受到政府种种保护,导致了旅游业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大大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再次,在市场管理方面,旅游资源监管部门无法有效地对旅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缺乏规范化管理,致使景区开发利用率较低。

3.硬件设施基础建设欠缺。阿克塞县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短、起点低、固定资产投入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造成了目前阿克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非常低的状况。一是博罗转井影视基地、多坝沟胡杨峡、柳城子景区交通还不能满足自驾游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景区管理服务设施、停车场、厕所、道路还未规划建设,给游客带来了极大不便。如博罗转井、多坝沟胡杨峡景区没有规范游客服务中心和景区大门,不符合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二是旅游资源虽然品位高但知名度低。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的,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策划、包装,打造旅游服务品牌。但是阿克塞智慧旅游起步晚,影响力薄弱,没有像旅游攻略、携程、马蜂窝、百度等旅游宣传辐射面大;三是对沿线客源城市针对性宣传不够。车站、公路沿线广告牌多,但有针对性宣传没有,不能真正吸引游客眼球,造成游客匆匆路过;建立地地标建筑和地标指示牌(如当金山垭口,借助甘肃青海分界点、海拔高、远观雪山等独特地理地理条件,简单营造游客拍摄照片的经典背景,悬挂阿克塞景点介绍,积极引导游客参与阿克塞旅游圈,提升阿克塞旅游知名度);四是尚未建立多元化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没有旅游融资平台,旅游投资严重依赖政府,投资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县旅游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4.旅游产品开发过于单一,特色不够突出 。阿克塞县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已开发的旅游景点12处,其中5处景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非常不足。甚至连国际上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哈尔腾国际狩猎场、安南坝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和大小苏干湖,其开发尚处于原始阶段,其他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利用程度则更低,致使阿克塞旅游产品间的特色无法形成互补效应。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阿克塞旅游资源优势被开发不足的劣势所抵消。

5.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阿克塞县旅游一直停留在等游客,让游客走的局面,没有真正做到把游客吸引来,用服务留住游客、让游客留恋阿克塞的局面。目前阿克塞旅游除自然观光、餐饮和简单的民俗体验外,缺乏进一步激发旅游者消费欲望的产品,对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影视体验相应的挖掘不够,观景时段、赏景方位、导引措施等全景式体验信息缺乏,导致旅游产品表象化、浅薄化,要适应现代旅游者对旅游产品质量和内容的更高要求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19.jpg

三、阿克塞旅游发展对策

1.树立市场化、协调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阿克塞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然要实现旅游要素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这决定了阿克塞旅游产业首先要进行观念的创新。在阿克塞旅游产业开发中,应特别强调对开发对象的选择、开发程度的控制及开发过程的监督,以防止旅游开发中出现对象错位和程度失控现象。同时,应当反对两种错误的观念;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依赖政府的思想;对旅游市场发展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认识不清,存在着盲目市场化思想。

2.建立面向市场、强调效率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创新。一是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贯彻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使旅游企业在制度上实现创新,从市场中获得效益。同时,旅游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规模化与集中化也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步方能达到目标效果;二是进一步打破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建立高效的旅游业管理体制。旅游业是由核心旅游业和辅助旅游业构成的综合性产业,有赖于一个高效的管理部门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规范、指导和控制。这就要求我们成立的景区管理处承担相应的开发、营销、协调和管理职责,改变以前管理职能扭曲的现实状况;三是必须打破行业和区域的限制,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互补和产业及地区间优化配置。这在我县政府主宰源配置权的前提下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政府退出资源配置者的地位是优化整个旅游资源配置方式的前提;四是旅游经济管理应走出以条块分割、政企不分为基本特征的管理模式,过渡到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中。旅游局负责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提供信息引导,编制行政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景区管理处负责景区研发、包装、营销和协调,针对旅游产业的各种行政、法律和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来保证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景区做好游客服务、质量提升、市场营销、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旅游服务一体化。五是优化旅游管理团队建设。组建专业文化旅游传媒公司,鼓励扶持本土旅行社,引进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民族导游人员,夯实民族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3.拓宽投资渠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也来自于其可进入性。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是当务之急。这不仅需要有特殊的政策倾斜、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需要对口支援、开放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为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式。一是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扶持效应。通过政府预算加大对旅游业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尤其是对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专项补助;二是为旅游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如政府贷款项目、世行贷款项目、财政补助项目和生态建设项目。因此,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融资方式的改进等是首先应采取的举措;三是组建“阿克塞文化旅游传媒股份公司”国有控股公司。通过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到阿克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点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设施的更新改造上来;四是鼓励星级酒店建设。打造旅游住宿餐饮诚信化,提升旅游服务品牌化。

4.突出资源特色,依托品牌产品,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阿克塞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雄奇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符合旅游产业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趋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阿克塞旅游产业依据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品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目前,阿克塞旅游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随着阿克塞旅游需求市场的逐渐成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趋势的逐渐形成,要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选择合理的营销策略;二是以苏干湖、博罗转井遗址、哈尔腾国际狩猎场、安南坝国家级野骆驼保护区等旅游品牌为依托,充分发挥阿克塞哈萨克民族资源和自然风光优势,大力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设计、规划、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特色鲜明的《寻梦阿克塞》舞剧、大美胡杨峡、民族传统体育、风俗文化、沙漠探险、哈萨克美食等“拳头”产品;三是结合酒泉市人民政府打造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推进酒泉西四县市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会精神,在体现特色中实现与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的互补效应,为实现跨区域旅游经济体系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景点互补、联合促销等方面创造条件;四是要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旅游文化产品的绿色化和精品化;优化旅游文化产业结构,提高旅游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力争把阿克塞建成大敦煌文化精品旅游胜地的后花园;五是出台符合阿克塞县实际的区域旅游奖励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入阿克塞旅游文化圈建设,倡导阿克塞全民参与全域旅游,打造多元化旅游文化产业新高地。

5.发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辐射作用。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一般的经济发达城市、区域和经济带是沿基础设施通道建设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均不占优势的阿克塞,千载以来就是一处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处女地,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形成了西部旅游的枢纽,阿克塞是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辐射的“二传手”、西大门和后花园,可以发挥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重要作用。强强联手,收购阿克塞在线粉丝,提升阿克塞智慧旅游导视系统,链接携程、途牛、驼行等大型网站,导入敦煌旅游智慧平台,形成大网络、大格局、大效应。

6.全力打造“旅游+”为融合模式。大力推进具有历史、文化、经济、地域和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文化、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结合草原禁牧政策的落实,落实500万元旅游发展扶持基金,鼓励农牧民积极参与旅游,以“旅游+”来引领农牧村经济产业融合,着力推出一批农家乐、牧家乐、哈萨克毡房群、民族演绎团体、民俗表演队、奶制品加工作坊等旅游特色服务入驻文化旅游发展队伍,打造升级版的民族旅游产业,为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民族旅游繁荣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

20.jpg